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中共中央
3
起源 解读 龚
4
赵紫阳
5
妈 分享 回
6
南京李志
7
写小说
8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法明传[2024]173号
2
中共中央
3
起源 解读 龚
4
赵紫阳
5
妈 分享 回
6
南京李志
7
写小说
8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9
百度
10
今日热点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市管干部“龚书记”免职迷局
近视的孩子有救了!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,不手术,扫码进群即可了解!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2025.1.1起,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(附下载链接)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不那么好,没那么坏
Original
镇长本人
大树乡谈
2022-10-08
收录于合集
#经济发展
48 个
#社会民生
34 个
10年前有一个小说,叫《北京折叠》,讲的是未来的北京按照社会阶层被分成三个空间,一个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,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三个空间中为人送信,这个小说就描述了老刀穿梭各个空间的所见所闻。
这无疑是一个隐喻,映射出当时的人们对阶层割裂趋势的深切焦虑。这本书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,但影响很大,2014年就被翻译成英文,2016年获得雨果奖,2017年获百花文学奖。
10年过去了,虽然对阶层割裂的焦虑依然很大,但我们的社会相比2012年也没变得更加割裂,在一些领域反而更加贴近了,比如某些资本、网红、明星正在受到更多的整顿。国家也提出了诸多“共同富裕”“乡村振兴”等旨在缩小差距的政策。
4年前还有一篇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在全网引起轰动,这篇文章一共2.6万字,作者以日记的方式,记录了自己的岳父从患上流感到肺炎、从门诊到ICU,最后到死亡的29天。
“流感竟然会致命”,一个年入百万的北京中产竟然都难以找到一个医院床位,甚至一度要考虑卖掉北京的住房救命,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还得向老家亲友求援。
而这一切的源头,仅仅是岳父在初冬坚持开窗户和不穿上衣的“小小任性”,一次感冒几乎掏空了一个北京中产家庭,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、中年的巨大压力、医疗系统的紧张和问题以及人性的美好丑陋,更让人深感一定要未雨绸缪,决策者更要不忘初心。
但无论曾经引起多大的水花,在互联网时代的滚滚信息浪潮下,一切终将沉入水底,偶尔被人想起才泛起一点点涟漪。就像这才几个月,刘学州、铁链女已经遥远的好像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。
现在,更多的人正在经历《北京折叠》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,只是这一次,更像是一个并不平行的多重世界。
比如上海,起码存在三个并不平行的平行世界:
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上海;
官方新闻里的上海;
各种平台里被妖魔化的上海。
三个并不平行的平行世界组成了一个现在的上海,每种生活都有人正在经历,虽然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,但爆发的信息反而让我们越来越无法得知真实的世界,越来越多的人有意、无意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,无论多小的概率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圈子。
普通人的上海、新闻里的上海、妖魔化的上海,其实都是真实的,毕竟这是一个2000多万人的大都市。
比如说物资供应,徐汇的上海人封闭以来已经领了30多次物资,甚至一天6次下楼领物资,团长也很好、叮咚美团也能抢到菜,物资多到两个大冰箱都放不下;如金山区也确实早早地就恢复了超市采购。
4月中旬,上海市金山区石化街道某超市
而更多区域的上海,免费发的东西没那么多,物价也确实要比往常贵了两三倍,但要说没菜吃也不至于,团长也一样用心只不过又好又便宜的菜没那么容易找到,想吃的还是能吃到,很多人正在抢头藤瓜,还学会了西瓜皮留着拌个凉菜。
对大多数上海人来说,生活仍在继续,只不过换了种方式。
有的人挺乐观、有的人很焦虑,更多的人呆在家里吃吃喝喝,要么长肉要么跟着刘畊宏跳操,生病了、怀孕了居委会也安排车接车送去医院;还有的白天居家工作、闲暇做志愿者、晚上依旧和朋友们“五排上分”。
邻里之间的联系多了许多,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,多少年了,第一次有时间停下来走遍每一个可以走到的角角落落,终于知道身边的邻居是一样的可爱美好、而不是想象中的奇奇怪怪。
当然,对一些人来说,尤其是刚到上海的外地打工人,这段生活非常艰难。
有的人失去了工作、存款已经见底了,还有的人房贷要断供了;生活中也出现了种种不便,比如有的人本来安排孩子出国上学,结果因为疫情无法参加考试必然影响明年出国;还有的因为种种原因经历了生离死别。
发“国难财”的团长、公权私用的管理者、趁机勒索的都有,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背着包、推着行李箱,徒步向虹桥车站前行,期望回到自己的家乡。
上海虹桥站外,排队等待进站的人们
有一位老人带老伴来上海看病,老伴病逝了,他用当初一起推来的红色行李箱装着老伴的骨灰盒,带老伴叶落归根。他生怕老伴走丢了,每当过桥过河的时候,他在心里不停地喊着老伴的名字,硬生生徒步走到虹桥车站,期待能够早日买到回家的车票。直到他回到家乡,把装着老伴骨灰盒的行李箱交给孩子,他们一家也算是“团圆”了。
就像鲁迅先生曾说的
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”
。
过去的2个月,有的人很好、有的人很普通、有的人很糟,但就算没有疫情,普通人的生活也一样千姿百态,更何况每个人对困难的抵抗能力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反应。
这些都是真实的,没有必要争来杠去,更没必要因为某些自媒体极端的言论觉得如何悲观,毕竟网络本就是一个喜欢把事情尤其是坏事放大100倍的地方。
小镇就问过一位上海的朋友“为什么最近朋友圈发这么多吃的?”,他说,这样就不会老有外地的亲戚朋友问他在上海是不是没饭吃了,其实没那么好但更没那么坏,除了不能出门日子还是照过。
上海发生的,也在中国其他地方,中国以外的全世界发生着。对普通人来说,与其因为这些自己无力改变的事情而操心,不如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,又或者学会开导自己,生活本就不容易,何必增加这么多额外的烦恼。
比如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曾分享了一个抗压秘诀,他说“如果你要因为俄乌冲突而无法入睡,这里有让你平静下来小贴士。想象一下这发生在非洲,想象一下这发生在中东,想象一下乌克兰是巴勒斯坦,想象一下俄罗斯就是美国”。
放下手机,其实也没那么糟糕。
没那么糟糕的还有中国的经济。
4月的经济指标已经出来了,很糟糕。“共存”的美国也很糟糕,美国5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从预期的“17”暴跌到公布的“-11.6”,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萎缩。
相比之下,中国还不那么坏,更加突出的是“疫情”对经济的拖累加剧,也就是小镇昨天在《
蛊惑人心,意欲何为?
》提到的“肠梗阻”。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,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变,韧性足、潜力大、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变。
在很多行业、企业开始裁员收缩经营的情况下,仍然有行业和企业正在扩大经营。虽然由于地方的谨慎,解除管控的速度非常缓慢,但更大力度的财政和产业政策也必将靠前发力,全世界都难,但我们好歹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、拥有最大的单一市场。
如果再考虑新冠病毒已经出现新的变种、未来“共存”的国家未必躺的舒服,俄乌冲突下西方势力进一步瓦解,疫情重塑中国管理和社会等等一系列因素,其实中国经济的未来没那么差。
当然,也没那么好,虽然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”,但“丧事喜办”也是挺荒唐的事。
去年11月,小镇曾分享一篇文章《
比统一台湾更重要的战略机遇,正随危机而来
》,在这篇里小镇从菜市场物价的变化推测危机正在发生,梳理了美国上世纪严重通货膨胀是为何发生、美国又是怎么应对的历史。
再借历史梳理危机演化的各个阶段,推演今年因为新冠疫情、大宗暴涨、失业率上升、生产停滞、物资短缺、各国大放水等等原因,很可能将全球尤其是美国将出现比上世纪70年代更加严重的滞涨危机。
这场危机必将过去,但是全世界一定会有很多国家遭受重创,也必然会有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战略性利益,从而赢得更加宝贵的战略发展期。正因此,相比统一台湾,我们国家更需要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,持续推动各种改革,这关系到国家以及每一个人的未来。
在这篇的最后,小镇留了个尾巴,说要写下篇:
《全球凛冬将至,我们个人该如何做好应对的准备》
,有不少朋友一直在催。但小镇觉得时机不对,
过去几个月尤其一季度大家过得都不错,对于小镇说“危机将至”还有些不以为然,所以也就停了停,毕竟有些事情还是非得经历才能明白,否则说了也白说。
那么现在,情绪到位了、危机意识也有了,甚至过于悲观了,这一篇也就可以分享了。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、疑惑的,也可以留言。
其他文章推荐
■
蛊惑人心,意欲何为?
■
我们不去占领阵地,敌人就会占领
■
都1949年了,还想“划江而治”?
■
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■
破局未来:2022年的中国经济与政策调控
■
2022年中国房地产政策、房价及个人选择
■
人生前35年的个人发展方法论
■
中央部委公务员的待遇与发展
如果喜欢,还请点赞、“在看”和关注吧
欢迎分享,让更多人发现“大树乡谈”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